基督徒经典阅读 本次搜索耗时 0.542 秒,为您找到 1046 个相关结果.
  • 第四章 宗教改革时期的属灵观

    第四章 宗教改革时期的属灵观 马丁路德的生平 马丁路德的气质与性情 马丁路德之解经法 马丁路德对修院制度之否定 马丁路德论因信称义 马丁路德论基督徒自由 加尔文的生平 加尔文的性格 改革教义和科学 基督徒乃活现福音之人 神召论 改教者论家庭经济 十七世纪后的世俗化 第四章 宗教改革时期的属灵观 这一章要谈的是宗教改革时期...
  • 第十九章 神的儿子

    671 2025-02-13 《认识神》
    第十九章 神的儿子 一 二 三 四 五 问题讨论: 第十九章 神的儿子 一 基督徒是什么?答案有很多,但我所知内涵最丰富的答案是:基督徒是以神为父的人。 但这岂不包括每一个人,基督徒或非基督徒?绝不!人皆神的儿女这想法,在圣经中是找不到的。旧约说神不是众人的父亲,乃是他自己的子民、亚伯拉罕的后裔的父亲。“以色列是我的儿子,我的长子,...
  • 第八篇 渥斯特和格洛斯特的主教 胡伯约翰长老的事迹、生活与殉道

    670 2024-10-10 《殉道史》
    第八篇 渥斯特和格洛斯特的主教 胡伯约翰长老的事迹、生活与殉道 胡伯约翰毕业于牛津大学,当他读完理科之后,神藉此赐他丰富的才能,激励他热切地爱慕神的话并切望认识圣经。他努力读经并迫切祷告。所以圣灵满带恩典满足他的渴慕,并将神圣真理之光向他打开。 因此胡伯约翰靠着神的恩典渐渐长进,在属灵悟性上成熟了,显出灵里火热的光芒,他逐渐表示出对牛津大学一些拉比的恨...
  • 八、向王女求恩

    八、向王女求恩 八、向王女求恩 一九八九年年底,王颂灵的同工杨培滋弟兄夫妇和另一位姊妹去青海西宁将王颂灵接回到离别三十一年的上海。王颂灵的难友、同工张莲芳姐妹夫妇接待了她,张姐妹也在青海劳改过,比王颂灵早回上海。弟兄姐妹渐渐知道有这样一位忠贞爱主的使女回到上海后,纷纷上门请王颂灵出来讲道,带领聚会,然而都受到王颂灵的婉言拒绝。因此有人以为王颂灵胆怯了...
  • 第四章 圣经在这些词的使用上没有任何分别

    第四章 圣经在这些词的使用上没有任何分别 我们承认,真理之道在许多地方都使用了这些表述;然而我们断然否认自由的圣灵会受缚于琐碎的异教理论。相反,我们认为圣经在不同的场合根据情势的需要使用不同的表述法。比如,“出于它”(of which)这个词并非如他们所以为的,是一成不变地、绝对地表示质料,【1】根据圣经的用法,这个词更多时候是用于至高原因,比如“一位...
  • 函卅一 不要拒绝神赐恩的管道和器皿,因为恩赐是藉他们而来

    662 2024-03-22 《前进》
    函卅一 不要拒绝神赐恩的管道和器皿,因为恩赐是藉他们而来   我很高兴当你需要时,能适时地找到一位朋友帮助你。神为我们预备的方式常是既美好又神奇。祂常行祂所喜悦的事。乃缦无法用任何叙利亚的水来洗净他身上的麻疯,唯独以色列的河水才得洁净。帮助我们的器皿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源头而不是管道。当然,神常是使用最好的管道。对我们而言,最好的管道就是那些训练我们...
  • 第十七章 驳斥那些认为圣灵不能与父和子同列,只能列在他们之下的人。概论关于正确从属排列的信仰

    第十七章 驳斥那些认为圣灵不能与父和子同列,只能列在他们之下的人。概论关于正确从属排列的信仰。 不过,他们所说的“从属排列”(subnumeration)【1】是什么,他们在什么意义上使用这个词,并非轻易就能理解。众所周知,这是从“这世上的智慧 ”【2】引入我们语言中的;但是我们现在要思考一下,它是否与我们所讨论的话题有直接关系。那些在徒劳无益的研究上...
  • 第十五篇 你的工作与你的呼召

    648 2024-03-22 《灵程指引》
    第十五篇 你的工作与你的呼召   你的日常生活总不会与神的旨意相冲突,也不会与你对他的顺服相违背。因为你的顺服应该包括你日常生活中的所有活动。无论读书、阅读。传道、谋生、经商……,你必须是天天、时时、刻刻,在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上顺服主。从某一方面来看,这些生活中的琐事,也是出于他的旨意,所以你并不会违背向他的顺服,或偏离他的同在。   若你被引动而离开他...
  • 第九章 被自己会友遗弃

    644 2023-07-10 《爱德华滋小传》
    第九章 被自己会友遗弃 在诺坦普顿的信徒,并没有因着神赐他们这么一位大布道家、大哲学家、美国有史以来罕有的属灵作家而高兴。他们说爱德华滋不应该花那么多钱买新书;甚至责怪他不应该每两年生一个孩子,增加教堂的经济负担。 还有,他的外祖父所罗门斯托达(Solomon Stoddard)已往的作法,即是任何人在小的时候接受过洗礼,长大后就是口头上没有承认、相信...
  • 第六章

    第六章 “我的软弱与不能结果的主要原因,就是在祈祷上的无可推诿的落后。我随时能写作、读书、聆听;但是祈祷比这些更属灵、更属内心,而愈属灵的工作,我的属血气的心愈易远离。祈祷、忍耐、信心,永不会使人失望。我已经了解与学会:如果我想成为一个真传道人,必须藉信心与祈祷。当我发现我的心在祈祷上就绪,又感到自由无阻碍时,其余的一切就比较容易了。” ——牛顿利查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