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经典阅读 本次搜索耗时 0.415 秒,为您找到 313 个相关结果.
  • 引诱信徒发怒

    引诱信徒发怒   「生气却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也不可给魔鬼留地步。」(弗四26、27)。   从前我读这两节经文的时候,以为这三句话是两段不相连的教训。我想前两句是劝戒信徒小心,不要因发怒以致犯罪,后一句是劝戒信徒豫防魔鬼。后来我方明白这三句教训实在是相连的,因为信徒在生气的时候是极容易给魔鬼留地步的。魔鬼也明白这种情形,所以他常常激动信徒发怒,...
  • 六、两种枝子

    六、两种枝子     经文:约翰十五章一至八节。   这段圣经,是主对属他的人所说的一段重要教训。里面含有儆告,勉励和安慰的话。在这八节经文里,可以分为八段,现在我们且从每段里去思想所含的宝训:   第一段在第一节,这节经文是论及基督徒与基督和神的关系。「我是真葡萄树,我父是栽培的人。」我们试想,基督徒与基督和神的关系是怎样?基督说:「我是真葡萄树,...
  • 一个「天天死」的人

    一个「天天死」的人   「弟兄们,我在我主基督耶稣里指着你们所夸的口,极力的说,我是天天死。」(林前十五31)。   真诚信主的人当中几乎没有人不羡慕使徒保罗的人生。我们羡慕他的爱心、忠诚、勇敢、圣洁、清廉、谦卑。我们尤其羡慕他那种为基督的福音奋不顾身,将性命置之度外的精神。他为基督所舍弃的极多,他为基督所受的苦也极大。听他自己所述说的,便可以晓得了。...
  • 第十一章

    2326 2023-01-13 《乳香岗》
    第十一章   两个麻雀不是卖一分银子吗?若是你们的父不许,一个也不能掉在地上;就是你们的头发,也都被数过了。(马太福音10:29-30)   老母山农场的聚会已经停止,肢体之间只有偶尔的走访交通。到了1969年,农场又被撤销,而改为军马场。农场给蒋贻庆路费,让他回家。但这时,舟山老家正值文革武斗,两派之间打得很凶。蒋贻庆只好下到内蒙古的农村。 ...
  • 2. 谦卑是成全救赎的秘诀

    2311 2020-04-19 《谦卑》
    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他……虚己取了奴仆的形象,……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所以神将他升为至高。(腓二5-9) 树只能是在其所从出的根上,它的生存惟赖存于种子的生命。我们若全盘了解这事实,并应用在首先的亚当和末后的亚当身上,必十分有助于我们明白耶稣救赎之必要性与本质。 必要性—古蛇的邪恶本性就是骄傲,因而被逐出天庭;它在夏娃的耳朵旁说些...
  • 第十二章 每个信徒一生的本份

    2301 2020-04-26 《试探治死罪》
    第十二章 每个信徒一生的本份   在前一章,我们在分析「若靠着圣灵治死身体的恶行必要活着」这句经文时对此主题略有所提。在本章我们将专门探讨其中一个重要结论﹕   真信徒,就是确实脱离定罪状态的人,他们必须仍就一生努力,治死罪在他们里面残余的势力。   保罗在另一处经文中再次重复这相同的真理,「要治死你们在地上的肢体」(歌罗西书3:5)。保罗是在对谁说...
  • 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

    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   「有神人来见以利,对他说:『耶和华如此说,你祖父在埃及法老家作奴仆的时候,我不是向他们显现么?在以色列众支派中,我不是拣选人作我的祭司,使他烧香,在我坛上献祭,在我面前穿以弗得,又将以色列人所献的火祭都赐给你父家么?我所吩咐献在我居所的祭物,你们为何践踏,尊重你的儿子过于尊重我,将我民以色列所献美好的祭物肥己呢?因此耶和华以色列的...
  • (五)圣经所示的拯救方法

    2268 2021-09-26 《约翰卫斯理日记》
    圣经所示的拯救方法 “你得救是因着信”(弗2:8) (一)按照人的描写,宗教比任何事物还要混乱,复杂,难懂。不但在未开化社会的人当中,即在最明智的人当中,甚至在那些从某方面说来是基督徒,那些在基督教的世界里享有名望,那些所谓基督教的领袖们,对宗教的描写也是如此。然而,按照圣经所记载的,耶稣基督的宗教,若就原来的形式说,是如何的简单,明白,易懂;这个宗教...
  • 耶稣知道他们的意念

    耶稣知道他们的意念   「耶稣上了船,渡过海,来到自己的城里。有人用床抬着一个瘫子,到耶稣跟前来。耶稣见他们的信心,就对瘫子说,『小子,放心罢,你的罪赦了。』有几个文士心里说,『这个人说僭妄的话了』。耶稣知道他们的心意,就说,『你们为甚么心里怀着恶念呢?』」(太九1~4)。   「当下有人将一个被鬼附着,又瞎又哑的人带到耶稣那里,耶稣就医治他,甚至那哑...
  • 第六章 落入试探的症状

    2215 2020-04-26 《试探治死罪》
    第六章 落入试探的症状   一个人若要避免落入试探,他就必须知道落入试探的症状。   1)何时是罪已犯下,为时已晚的时候。   这似乎是在说显而易见的现象,然而却是必须要说的。无论一个人何时落入什么样的罪中,他可以知道他是因为进入试探而走上犯罪之路的。所有的罪都是来自试探。世上不存在没有受试探的罪(雅各布书1:14,15;加拉太书6:1)。当许多人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