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经典阅读 本次搜索耗时 0.339 秒,为您找到 833 个相关结果.
  • 导言

    导言 导言 ——读者就是领袖 下次你拿起任何一本圣经英译本时,都该为丁道尔(William Tyndale ,1494~1536)的一生与服事感谢神。丁道尔为英译圣经的工作铺好了路,为完成这事工,他需克服的困难十分艰巨,且甚至付上了生命的代价。他遭遇过海难;曾遗失过宝贵的手稿;英国国敎(The Established Church)派人追捕、逼迫他...
  • 九、我想要回家

    九、我想要回家 九、我想要回家 二零零三年一月底,正是农历小年夜那天下午,七十多岁的胡姐妹拿了烧好的菜送去给王颂灵,门铃按了好久,王颂灵慢慢地出来开了门,面容十分憔悴、十分软弱。进屋后王颂灵坐在床沿,头直垂到膝盖处,说不出话来。胡姐妹仔细一看,只见王颂灵头上布满汗珠,双手发颤。胡姐妹又急又痛,立刻跪倒在旁边,淌着泪呼叫:“主耶稣啊!求你救救王姑姑啊!...
  • 来自北方的独眼传道人

    来自北方的独眼传道人 来自北方的独眼传道人 约哈娜·伊凡斯(Johanna Evans)于一七六六年十二日廿五日生下一子,因此和她的夫婿撒母耳给这个孩子起名叫「克里斯马斯」(Christmas)。他们居住在韦尔斯卡地根的南迪苏尔 (Llandyssul , Cardiganshire, Wales);这是一个风景幽美及适于激昂传道的地方。他的父母并不...
  • 马丁·路德的肋骨

    马丁·路德的肋骨 马丁·路德的肋骨 自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十日起,一些庆祝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出生五百周年的纪念庆典早已显露征兆,我们已经听闻过许多有关这位勇敢的改敎者之事迹及其事奉。现在我的焦点并不是放在路德如何作一位伟大的传道人或敎会领袖,而是在他如何扮演一个好丈夫与好父亲的角色上;我要读者认识凯莎琳·文·波拉修女(Katheri...
  • 第十一章(一八六六年至一八六七年)

    第十一章(一八六六年至一八六七年) 第十一章(一八六六年至一八六七年) 假如我们真的想见到这类的中国基督徒,就让我们在他们面前立下一个正确的榜样。 在一切不与原则违背的事上,让我们作中国人,好得着一些人。 与戴德生同行的年轻宣教士们,都有着和他一样的信心,并认定福音必须在中国快快广传。他们对神的委身,以及对摆在前面的挑战,自旅程开始,已是清晰可见...
  • 序 序 当初我被问及有没有兴趣重新修订《戴德生的属灵秘诀》时,我立时的反应差不多是一口拒绝。我怀疑这样一本古老的传记,讲的又是一位十九世纪英国宣教土的生平,在今天会有多少读者。但这亦引发我的兴趣,究竟戴德生的一生有何特别,可以藉这个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成为值得借鉴的地方。 我于是开始阅读这书。 最初是略为艰深了一点,因为它的结构一点也不像市面上...
  • 附篇(三)陶恩生大夫[15]的回忆

    附篇(三)陶恩生大夫[15]的回忆 附篇(三)陶恩生大夫[15]的回忆 王姊本人不愿意谈她自己是怎么为主受苦的。她说:“人哪,都是败坏的。” 我是一个医生,我们见面以后,(知道)她身体不好,(所以)我一有时间就骑上自行车上她单位去,有的时候一个礼拜要去三、四次。她那个院子里都是听过王姊传福音的——有的已经信了,有的知道耶稣。我认识她们以后,她们就把...
  •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华伦·魏斯比(Warren W.Wiersbe)常在世界各地退修会中讲道,也是广播节目「回到圣经」的助理老师,芝加哥慕迪敎会的资深牧师;因他有廿三年的牧会经验,故享有「牧者的牧者」之称,经常在牧者研讨会、宗敎性的退修会中讲道。从他在一九七一到一九七八年于慕迪敎会牧会时,便为慕迪月刊撰写「关于牧者的洞察力」专栏,他所著作和编辑之书超...
  • 第十五章(一八六九年至一八七0年)

    第十五章(一八六九年至一八七0年) 第十五章(一八六九年至一八七0年) 我在主里比前是更喜乐,我的灵得到更大的安息,我把所有重担都交了给主,我知道只有他能担负一切。若要满足于神的旨意和工作中,唯一的途径就是安息。 戴德生曾经这样写道:“我不再为任何事情忧虑,因为我知道他必能成就他的旨意,而他的旨意也是我的。”但这信心的宣告在随后几个月内却受到最严峻...
  • 第二章(一八五一年)

    第二章(一八五一年) 第二章(一八五一年) 他说:“我对自己说:‘当我踏足中国之后,我就不能向任何人求取任何东西,我只能够向神祈求。所以在离开英国以前,我首先要学会单靠祷告,藉着神感动人来成事。’” “我从没有作出任何牺牲。”这是戴德生晚年回顾过往一生所说的。但在其它客观的人士来看,他的一生乃是自我牺牲的写照。戴氏如此说是因为经验告诉他,无论他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