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经典阅读 本次搜索耗时 0.924 秒,为您找到 173 个相关结果.
  • 20. 中国大陆

    20. 中国大陆 飞机快降落了。底下就是香港,紧接着的是一望无际的中国大陆。展向远方的那片地土,在我的心目中是个髙墙四筑、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禁区。我一向所跑的只是东欧一带的共产国家,其中有一部份对宗敎的管制比较松,有的比较严; 至于中国大陆,我早先根本就没考虑过。在我看来,它门户森严、自成一个世界,福音的工作想要打进去,实在比欧洲任何的一个共产国家都要难。...
  • (8) 进纽约协和神学院(1926-1927)

    1356 2021-09-14 《灵历集光》
     (8) 进纽约协和神学院(1926-1927)   当了半年助教,化学教授设法为我措得经费去德国专攻化学。北平协和医学院电聘我教授化学课。在一个犹疑不决的晚上,主耶稣的话,“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太16∶26)向我发出警告。   次日早晨,一位叫WilkerFowler的牧师来探望我,开口第一句话:“...
  • 夜间的诗歌

    夜间的诗歌   诗篇上还有一段极宝贵的话,「我要时时称颂耶和华;赞美他的话必常在我口中。」(诗三十四1)这话是谁说的呢?这个人必定是一位未曾遭遇过痛苦祸患的人罢!不是的。这个人的一生经历过奇异的变迁,饱尝了种种的试炼,远超过在他旁边的任何人,他曾述说极大的拯救,极大的尊荣,极大的喜乐;但他也能述说极大的愁苦,极大的祸患,极大的不幸,并因他的罪所受的极大的...
  • 一七七二年

    1333 2021-09-26 《约翰卫斯理日记》
    一七七二年 正月十四日(星期二) 我与S博士很愉快地谈了一个钟头;他在我现存朋友中是最早相识的一位。在一些小事情上他是一个卓绝的天才。他所用的家具几乎都是他自己发明的(要不是整个,就是某些部分)。他家的屏风,各种台灯,墨水壶,烛盘等物都是自己设计的。我相信若他更认真些,他必能发明世界上最好的捕鼠器。 二月十二日(星期三) 我念一本书,是一位忠实的贵...
  • 一七七四年

    1331 2021-09-26 《约翰卫斯理日记》
    一七七四年 正月十一日(星期二) 我开始在城东挨家访团体的会员,我知道牧职中没有比此更为重要的工作,但这种工作是非常艰苦的。因此我觉得很难劝说工作人员,甚至我们的传道师,来担负这种工作。 三月廿九日(星期二) 在赖荫河边的新垒市市长,一位严肃而有见神识的人,请求我住宿在他家里。我被约请到市场上(因为我们的房子太小)讲道。许多人很快地就集合一起。他们...
  • 第七章 烈火继续焚烧

    1329 2023-11-06 《罗伯斯小传》
    第七章 烈火继续焚烧 从罗达谷回来之后,罗伯斯原本计划有一段短时间的休息,一九○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晚——平安夜——当他返回家门才不过一小时,各地的新闻记者已经登门访问。圣诞节那一天,成群的摄影记者已经在摩利亚教堂门口守候。教会的接待弟兄把这些新闻从业员引进一个房间,罗伯斯托人传的话是这样:”我个人没有什么要说的。我事实上自己没有话语,有的只是圣灵引导我说...
  • 附篇一、 她弄巧成拙

    1321 2023-07-17 《何等奇妙》
    附篇一、 她弄巧成拙   我入监后,队长对我的思想情况非常注意。有一次他们安排了一个很有爱心的犯人与我住在一个监房内。大扫除都由她负责,甚至连我用来垫湿马桶的一块小木板落到便桶里时,她也会伸进手去拿出来,洗乾净后归还给我。   她经常劝我改变信仰,我就将自己信靠这位又真又活全能者的原因告诉了她,同时谢绝了她对我的一片诚意。   队长看到这也无济于事,...
  • 八、色情与属灵的事为敌

    1306 2020-11-25 《午夜的复兴》
    八、色情与属灵的事为敌 这世代可称为“色情时代”,永留汗青。色情成了被人高举、狂热崇拜的对象。在这文明世纪里,希腊神话中的爱神居然比任何一位神祇都更受拥戴。对于芸芸众生,色情已完全替代了属灵的追求。 世人怎样落到这田地是不难追索的。助长这种风气的媒介有广播、电视、电影等,它们几日之间,就可以使一些爱情流行歌曲传遍各个角落,风靡一时。荧光幕上展示的,不外...
  • 她救他们脱离了一场大祸

    她救他们脱离了一场大祸   『王过去,到了吉甲,金罕也跟他过去;犹大民和以色列民的一半也都送王过去。以色列众人来见王,对他说,「我们的弟兄犹大人为甚么暗暗送王,和王的家眷,并跟随王的人,过约但河?」犹大众人回答以色列人说,「因为王与我们是亲属。你们为何因这事发怒呢?我们吃了王的甚么呢?王赏赐了我们甚么呢?」以色列人回答犹大人说,「按支派我们与王有十分的情...
  • 一. 少年归主

    一. 少年归主 1、童年 我在一九二三年十一月生于沈阳,是一个以织布为业的家庭。原籍山东潍县(今潍坊市)寒亭区大埠村。一九三零年随父母返回原籍家中,弟兄五人,我排行老四,这年我七岁。大哥做小生意,二哥三哥织布,我在本地小学读书。 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有几位爱国老师不愿在城市教书,纷纷回到家乡,我所上的小学校有一位名叫纪洪翥的老师,他毕业于济南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