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首页
发现
榜单
标签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基督徒经典阅读
本次搜索耗时
0.438
秒,为您找到
1484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顺从人呢?顺从神呢?
1769
2021-09-12
《王明道文集 第七册 卫道》
顺从人呢?顺从神呢? 『第二天,官府、长老、和文士,在耶路撒冷聚会,又有大祭司亚那和该亚法、约翰、亚力山大、并大祭司的亲族,都在那里。叫使徒站在他们当中,就向他们说,「你们用甚么能力,奉谁的名,作这事呢?」那时彼得被圣灵充满,对他们说,「治民的官府和长老阿,倘若今日因为在残疾人身上所行的善事,查问我们他是怎样得了痊愈;你们众人和以色列众人都当知道,站...
序
1766
2024-03-20
《五十年来》
五十年来 序 这些年来有时因着需要,在讲道、著作、或与人谈话的时候,引证一些我自己悔改信主的事迹,或我已往受磨炼、遇试探的经过,常听见人告诉我说他们藉着这些见证得了激励和安慰,因此近几年来就有意写一篇自述,好使更多的人得着帮助。但因为事工繁忙,总没有得机会着手。 三年以前,有一位青年圣徒也对我提出这种建议,并且再三劝我及早着手,他又为此特意送我一束...
四
1764
2021-09-26
《约翰卫斯理日记》
四 从美洲回国后,卫斯理暂时住在伦敦,这时候他结识一位从日耳曼来的青年传道者,名叫彼得伯勒尔(Peter Bohler)的。伯勒尔是日耳曼仁那大学的毕业生,由摩拉维亚派领袖亲岑多夫(Zinzendorf)按立为牧师,遣派前往美洲卡罗来纳州工作,途经伦敦。他和卫斯理兄弟一见如故。在数次谈话中他一再向卫斯理说:”我的弟兄呀,你应当放弃你的哲学!”这话在卫斯理...
菲美的西奥多
1764
2020-04-12
《沙漠教父言行录》
西奥多(Theodore )是瑟格提斯的修士,可能是在大马加略门下受训。他曾受过良好的教育,后来虽然被接立为执事,却出于谦卑,不甚愿意执行此圣职。在瑟格提斯第一次遭受毁坏之后,他就到了菲美。史书上记载帕拉迪乌这地方为“埃及的一座山,在瑟格提斯大沙漠的边缘地带”。 菲美的阿爸西奥多曾得到三册书卷。他到阿爸马加略那里,对他说:“我这里有三卷好书,从中得...
五、主话要倒嚼、消化
1763
2023-10-29
《上山之钥》
五、主话要倒嚼、消化 读经: 凡蹄分两瓣、倒嚼的走兽,你们都可以吃。(利未记11:3) 只是分别出来了,也就是分蹄了,还不够,还要倒嚼。若不倒嚼的话,即或你分别出来了,你的生命也不一定健壮(这里是指事奉神的人来讲)。 有很多人,道理讲得很对,都是依据圣经。有个“耶稣再来派”的人说,耶稣再有两年半就来了。他的圣经很熟悉,他不...
三、呼召的奥秘
1760
2021-08-12
《超然的经历》
三、呼召的奥秘 “蒙召做耶稣基督使徒……蒙召做圣徒。”(林前一1-2) 使徒保罗在此所用的“召”字,好像是开进另一世界的一扇门,我们若从这门进去,便进入另外一个境地。因为从此门进入的新世界是神权的世界,不是人权的世界,人在那世界里,乃为奴仆,不是为主人。 保罗解释他如何成为使徒,不是因为他的愿望,也不是因为他的决心或立志,乃是因为神大能的...
五. 哈密教会和基督教西北灵工团
1755
2024-05-18
《走在锡安大道上(西北灵工团 李道生回忆录)》
五. 哈密教会和基督教西北灵工团 1、不在别人根基上建造 哈密中华基督教会的信徒主要是从河南来的移民,有的移民在河南老家信耶稣。哈密教会人虽不多,却有两位长老,一位是侯朝先,另一位是朱长老,两人性格不同,属灵生命不一样,侯长老为人圆滑,权欲很大,夫妻二人膝下无子女,开了一间杂货店谋生,他见到教会复兴,信主的人数增加。聚会,唱诗,查经热火朝天,心中产生...
三十五、基督徒与钱财
1755
2021-08-19
《受教的心》
三十五、基督徒与钱财 基督徒和自己拥有的钱财,往往夹缠不清,叫人不大乐意去仔细思量这问题;但它实在太重要了。立志做神忠仆的,断不敢因此逃避不谈,以免在将来交账时受责罚。人应当照着圣经的亮光,好好地讨论一下这问题。若有人肯放胆探讨这方面的真理,我们属神的人都应该感谢神。 基督徒在钱财上的奉献,有四点原则要注意:㈠经常定期奉献;㈡存正确的动机奉献;...
第十六章 葛若弗斯、穆勒、卓曼
1752
2024-03-19
《走天路的教会》
第十六章 葛若弗斯、穆勒、卓曼 一八二五——一九O二年 在都柏林成立的教会——葛若弗斯(A.N.GROVES)——与信徒前往巴格达——工作开展——瘟疫与水灾——葛若弗斯太太去世——来自英国的同工——科屯上校(COLONEL COTTON)——葛若弗斯迁至印度——在此停留的目的——把传道工作带回去新约圣经的样式——使神的子民重新合而为一——穆勒(GE...
戴德生小传
1752
2023-07-13
《戴德生小传》
戴德生小传 前言 很少人像戴德生那样为了神的缘故去关心中国。他愿意放弃自己的民族传统而改穿中国人的服装。他冲破宗派间的屏障而成立了超宗派的差传队伍。他一直有一个异象,即把福音传到中国的每一角落。他的动机不是来自鲁莽的冒险,也不是来自个人的满足感,而是深切地关怀那些不认识主耶稣基督的中国人。他对于神的信实从不怀疑,这信心成为他毕生推动的力量。戴德生说过...
1..
«
53
54
55
56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