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经典阅读 本次搜索耗时 0.711 秒,为您找到 541 个相关结果.
  • 第十一章(一八六六年至一八六七年)

    第十一章(一八六六年至一八六七年) 第十一章(一八六六年至一八六七年) 假如我们真的想见到这类的中国基督徒,就让我们在他们面前立下一个正确的榜样。 在一切不与原则违背的事上,让我们作中国人,好得着一些人。 与戴德生同行的年轻宣教士们,都有着和他一样的信心,并认定福音必须在中国快快广传。他们对神的委身,以及对摆在前面的挑战,自旅程开始,已是清晰可见...
  • 第十七章 嫉妒的神

    202 2025-02-12 《认识神》
    第十七章 嫉妒的神 一 二 三 (一)神的嫉妒需要我们向神热心。 (二)神的嫉妒警告不为神热心的教会? 问题讨论: 第十七章 嫉妒的神 一 “嫉妒的神”——骤听之下不觉得讨厌吗?谁都知道嫉妒这“妒忌巨兽”的罪恶,是各种罪恶当中,最狠毒、最残害心灵之一。而我们又确知,神是完全良善的。那么,人怎能想像在神里面找到嫉妒呢? 回答这问题的第...
  • 第十六章 恩慈和严厉

    200 2025-02-12 《认识神》
    第十六章 恩慈和严厉 一 二 三 四 问题讨论: 第十六章 恩慈和严厉 一 保罗在罗马书十一章22节 说:“可见神的恩慈,和严厉……。 ”这里关键性的字眼是“和 ”字。使徒保罗是在解释神计划中犹太人和外邦人的关系。他刚提醒外邦的读者说,神因当时绝大部份犹太人的不信而丢弃了他们,但同时却使很多像读者一般的外邦人因信而得救。现在保罗请他们注...
  • 第九章 唯神是智

    199 2025-02-10 《认识神》
    第九章 唯神是智 一 二 三 问题讨论: 第九章 唯神是智 一 当圣经说神有智慧,意思是什么?圣经中的智慧,是一种道德和理性的特质,而不只是聪明和知识,也不只是灵巧或狡猾。根据圣经,真有智慧的人,其聪明和灵巧必须导向正确的目的。智慧是对准最佳美和最崇高的目标,是必有看见的能力,有选择的倾向,同时有最可靠的方法去达到目标。 事实上,智慧是...
  • 第六阶 论谨记死亡

    第六阶 论谨记死亡 第六阶 论谨记死亡 言语之前必有思想。而哭泣和哀恸之前也必有对死亡和罪恶的记忆。因此,本章的主题在顺序上是适得其所。 记念死亡的人每天都在赴死;而记住我们的离世就是每个时辰的叹息和呻吟。 害怕死亡是源自不顺服的本能特性,而死亡时的恐惧则是没有忏悔的罪孽的标志。基督害怕死亡,但是并没有颤抖,这就清晰地表明了他具备两种本性的...
  • 第十章 神智与人智

    173 2025-02-10 《认识神》
    第十章 神智与人智 一 二 三 四 五 问题讨论: 第十章 神智与人智 一 古代改革派神学家们总喜欢把神的属性分为两类:不可传达的(incommunacable)和可以传达的(communicable)。 他们把神那些超越的属性放在第一类,从中可见神与我们这些被造物何等不同。通常这一类包括:神的独立性(independ-ence)(...
  • 第七阶 论让人喜乐的哀恸

    第七阶 论让人喜乐的哀恸 第七阶 论让人喜乐的哀恸 根据上帝的教诲,哀恸是灵魂的悲伤,是一个忧伤心灵的特征,这心灵竭力寻找它所渴望的。当它的渴求遭遇挫折时,就会痛苦地追求,一面跟随着它,一面极其悲伤地恸哭。或者是这样:哀恸是对一个灵魂的美好鞭策,这样的灵魂已经脱离了所有的依恋和牵挂,神圣的哀恸使他坚强,并得以监察心灵。 悔改是对良知的常年试炼。...
  • 第七章 不变的神

    171 2025-02-10 《认识神》
    第七章 不变的神 一 二 1、神的生命不变。 2、神的位格不变。 3、神的真理不变 4、神的作为不变。 5、神的目的不变。 6、神的儿子不变。 三 问题讨论: 第七章 不变的神 一 人说圣经是神的话——脚前的灯,路上的光 。人说我们可从圣经认识神和他对我们人生的旨意。我们相信这些;且信得对,因为这些都是真的。因此我们拿起圣经,...
  • 第十一章 你话是真理

    162 2025-02-11 《认识神》
    第十一章 你话是真理 一 二 三 1、神的命令是真的。 2.神的应许是真的:因为他守诺言。 四 问题讨论: 第十一章 你话是真理 一 关于三位一体的耶和华,有两件事实,圣经中每一段经文若没有明说,也已蕴含了。第一是:神是王——宁宙的绝对君王,安排一切事情,籍一切发生的事完成他的旨意。第二是:他说话一一用话语说出他的旨意,使它成全。第...
  • 第八阶 论摆脱愤怒;论谦和

    第八阶 论摆脱愤怒;论谦和 第八阶 论摆脱愤怒;论谦和 往火上慢慢浇水会完全熄灭火焰,同样,真正哀恸的眼泪也能够窒息每一股愤怒和急躁的火焰。所以,我们就把愤怒问题排列在此。 摆脱愤怒就是对羞辱的永无满足的渴望,就像虚荣自负的人无限地渴望赞扬。摆脱愤怒是对本能的胜利,对侮辱的默然承受。获得这种美德需要经历奋斗,付出汗水。 谦和是灵魂处于毫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