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经典阅读 本次搜索耗时 1.039 秒,为您找到 541 个相关结果.
  • 第十一章(一八六六年至一八六七年)

    第十一章(一八六六年至一八六七年) 第十一章(一八六六年至一八六七年) 假如我们真的想见到这类的中国基督徒,就让我们在他们面前立下一个正确的榜样。 在一切不与原则违背的事上,让我们作中国人,好得着一些人。 与戴德生同行的年轻宣教士们,都有着和他一样的信心,并认定福音必须在中国快快广传。他们对神的委身,以及对摆在前面的挑战,自旅程开始,已是清晰可见...
  • 第二章 认识神的人

    538 2025-02-09 《认识神》
    第二章 认识神的人 一 二 一、认识神的人有大能力为神工作。 二、认识神的人对神有伟大的思想。 三、认识神的人为神表现大无畏的勇气。 四、认识神的人在神里面有极大的满足。 三 问题讨论: 第二章 认识神的人 一 有一次,我和一位学者在阳光中散步,他为了恩典的福音与教会要人发生冲突,宁愿舍弃在学术界平步青云的前程。“我并不在乎,”他...
  • 第二十章 你是我们的引导

    538 2025-02-13 《认识神》
    第二十章 你是我们的引导 一 对很多基督徒来说,神的引导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为什么?不是因为他们怀疑神的引导是否事实,倒是因为他们确知这是事实。他们知道神能够引导,且曾经应许要引导每一个基督徒。书籍、朋友、讲员等都告诉他们神如何在别人的生命中做引导的工作。因此,他们不是恐怕神不引导他们,而是怕因着自己的过犯,错失了神的引导。他们唱这首诗的时候, ...
  • 第三章 知与被知

    537 2025-02-09 《认识神》
    第三章 知与被知 一 二 三 四 五 问题讨论: 第三章 知与被知 一 神为什么造我们?认识他。人生的目标应该是什么?认识神。耶稣所赐的“永生”是什么?认识神。“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约十七3) 人生最好的事物,能比其他带来更多的喜乐、欢愉、和满足的,又是什么?认识神。“耶和华如此说,智慧人不要...
  • 第三章 到哈勒受教育

    517 2023-10-24 《辛生道夫小传》
    第三章 到哈勒受教育 一七一○年八月,辛生道夫被送到哈勒(Halle)的预科学校(Padagogium)受教育。哈勒位于德国东部城市来比锡(Leipzig)西北三十哩,是敬虔派的中心地。敬虔派的领袖法兰克正是预科学校的校长;法兰克又兼任哈勒大学的希腊文与东方语言的教授。 辛生道夫的母亲卡洛蒂在告别校长法兰克时所说的话,使法兰克对辛生道夫有了先入为主的偏...
  • 附篇(二)颂灵的信息

    附篇(二)颂灵的信息[13] 附篇(二)颂灵的信息[13] …… 苦难常常让人知道自己离不开主。劳改农场的生活是艰苦的,颂灵知道自己每时每刻要倚靠主。她常说:“我用祷告来面对一切的困难和需要。祷告不是一种恩赐,乃是每个基督徒的必需。”只有在祷告中,她才能在苦难中尝到属天的平安,并持守永生之道。她很喜欢一首主内姊妹所写的诗歌[14]: 神啊,你名...
  • 一位杰出教师的仆人

    一位杰出教师的仆人 一位杰出教师的仆人 一八三二年五月一日出版的年鉴名单上的唯一大事,就是在巴尔的摩(Baltimore)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民主大会」 (First National Democratic Convention)。此后,该年鉴就从未有过历史上属灵方面的记载。就在那一天,戴德生(James Hudson Taylor)出生在英格兰约克郡...
  • 未完毕的工程

    490 2024-11-07 《建立德行》
    未完毕的工程 我们都是建筑的工人。我们也许未曾在一个城市的街道上建筑一座人的眼睛看得见的房子,但我们每一个人都在那里建筑神和天使所看得见的工程。人生便是建筑。这件工程日复一日地终年建筑,慢慢地建造起来。我们所学的每一样新的课程,都是在这工程上放了一块石头,这工程是在我们里面静默无声地建立起来的。每一段经验,我们和别人的每一次接触,我们所受的每一种影响,我...
  • 函廿三 对所受的纠正心所有感,正表示我们需要这种纠正

    490 2024-03-22 《前进》
    函廿三 对所受的纠正心所有感,正表示我们需要这种纠正   我多么希望你能拥有内在的平安,但我想你知道,除非人能谦卑下来,否则这种平安是不可能存在的。在任何情形下除非有神的工作,人们将不会真正地谦卑。特别是当反对我们的人,因某些事责备我们,而我们也觉察到自己内在的软弱时,那就更明显了。但我们必须学习习惯这些内外的试炼,因为它们乃是我们必须一再面对的考验。 ...
  • 确信的使徒

    确信的使徒 确信的使徒 「年轻人,你最好去为主做工!」这是慕迪(D. L. Moody)在一八七八年新海芬布道运动(New Haven Campaign)中对一位耶鲁神学院高年级生说的话,因为当时这位年轻人提出如何为基督拯救罪人的问题。那位学生就是鲁滨’阿契·叼雷(Reuben Archer Torrey);他很荣幸能留在学院中,得以从慕迪学到如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