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经典阅读 本次搜索耗时 0.777 秒,为您找到 391 个相关结果.
  • 第四章 为全世界的复兴仰望神

    1281 2023-08-24 《叨雷小传》
    第四章 为全世界的复兴仰望神 慕迪逝世后不到一个月,一九○○年一月初,叨雷在星期六晚上教完圣经课之后,有一位史特朗姐妹(MissStrong)问叨雷说:“为什么不在每个星期,有一晚专门为全世界的复兴祷告?”这个建议打动了叨雷和全校学生的心,于是决定在每星期六,叨雷教完圣经课之后,从晚上九点到十点,一起聚集祷告。参加祷告聚会的,除了慕迪圣经学院的师生,还有...
  • 三十二、我们不再热切盼望主回来?

    1279 2020-11-25 《午夜的复兴》
    三十二、我们不再热切盼望主回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一位南方伟大的传道人说过,当代人对预言非常感兴趣,但一旦预期的不依时实现的话,人不再热切等候那有福的指望,火热的心慢慢冷却下来。 这人可算是个先知,或是独具慧眼,洞悉人性了,因为他所说的确是事实。今天,在福音派信徒中,对基督再来的盼望,可说已经完全消失。 我并非说基督徒已放弃了关于主再来的信...
  • 第四十七章 敬虔运动

    1270 2024-03-27 《透视教会春秋》
    第四十七章 敬虔运动 在强调信仰的正统教义,以及信仰与哲学思维结合之外,尚有另一条路线需要我们认识与注意。在改教之后,许多教会领袖觉得一味的强调信仰的正统教义,容易使基督教变得冰冷;而一面倒强调理性与哲学思维,也容易让基督教面对偏离上帝启示的危机,因此需要在这两者之外,另寻出路。尤其是,在当时崇尚理性的取向中,教会逐渐遇到来自理性主义的冲击;到了十八世纪...
  • 八. 与赵西门弟兄在一起的日子

    八. 与赵西门弟兄在一起的日子 1、进入芒硝湖 一九七一年春天,单位调派我们去吐鲁番芒硝湖,离开了鄯善色尔克甫四连,我的心情宽松了许多,因为告别了那个天天挨整的环境,但愿从此不再发生残酷无情的斗争折磨。芒硝湖是吐鲁番盆地最低点,海拔负155米,也是我国陆地最低点,气温最高曾达56摄氏度。吐鲁番市一九五六年七月气温达46.7摄氏度,芒硝湖比吐鲁番市高十...
  • 一七七二年

    1255 2021-09-26 《约翰卫斯理日记》
    一七七二年 正月十四日(星期二) 我与S博士很愉快地谈了一个钟头;他在我现存朋友中是最早相识的一位。在一些小事情上他是一个卓绝的天才。他所用的家具几乎都是他自己发明的(要不是整个,就是某些部分)。他家的屏风,各种台灯,墨水壶,烛盘等物都是自己设计的。我相信若他更认真些,他必能发明世界上最好的捕鼠器。 二月十二日(星期三) 我念一本书,是一位忠实的贵...
  • 一个因用人的方法事奉神而失败的人

    一个因用人的方法事奉神而失败的人 读经──塞缪尔下六章一至十五节   在这段经文里有一个难解的问题,就是当约柜到了拿良的禾场上的时候,因为牛失前蹄,乌撒就伸手扶住神的约柜。本来照人看,这件事是不错,乌撒是满怀好意,耶和华应该感谢他,为什么,反向他发怒击杀他,使他死在神的约柜旁?这是什么道理?耶和华做这不合情理的事,谁还敢向他发热心,帮忙他的工作?……不...
  • 一七七四年

    1254 2021-09-26 《约翰卫斯理日记》
    一七七四年 正月十一日(星期二) 我开始在城东挨家访团体的会员,我知道牧职中没有比此更为重要的工作,但这种工作是非常艰苦的。因此我觉得很难劝说工作人员,甚至我们的传道师,来担负这种工作。 三月廿九日(星期二) 在赖荫河边的新垒市市长,一位严肃而有见神识的人,请求我住宿在他家里。我被约请到市场上(因为我们的房子太小)讲道。许多人很快地就集合一起。他们...
  • 约翰·诺克斯小传

    约翰·诺克斯小传 在历代的属灵伟人中,有一位是无法排除在外的,即是清教派的创始人约翰•诺克斯(John Knox)。 二十世纪初期,美国新泽西州(New Jersey)普林斯顿神学院(Princeton Theological Seminar- y)名教授便雅悯•华菲尔德(Benjamin B.Warfield)于一九○五年这样评述: “时至今日,许多...
  • 第三章 进入纽加塞耳•埃林学校

    1246 2023-11-06 《罗伯斯小传》
    第三章 进入纽加塞耳•埃林学校 一九○四年夏天,罗伯斯专心从事于准备功课,以应付八月间的入学试。当年和罗伯斯一起准备应考的,还有伊文思(Sidney Evans)。伊文思忆述当年罗伯斯一方面祈求神帮助他在入学试时能顺利通过;另一方面罗伯斯又祈求神赐他圣灵的能力,以便他能尽速地成为传福音者。 伊文思又追述,他和罗伯斯常把书本放在一边,共同交通有关威尔斯的...
  • 独自与神晤对的模范

    独自与神晤对的模范   有一次,在耶路撒冷有一个守节的大会集,大群的人民从各处都来守节;耶稣也从加利利来到这里。守节的日子已过,圣殿的院子已经空了,在房顶上支搭帐幕居住了七日的群众都各自分散回家去了;那发言刺透了许多人,使一些人惊奇,又惹怒了一些人的一位孤客,也离开那里,因为那全城中并没有人为他豫备一处安息的地方。「各人都回家去了,耶稣却往橄榄山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