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经典阅读 本次搜索耗时 1.324 秒,为您找到 173 个相关结果.
  • 应当迁出威尔逊街的理由

    应当迁出威尔逊街的理由   一、孤儿在游玩时间嘈吵之声,使附近邻居感到诸多不便。他们埋怨,既不是无根据,也不是无理。就是我自己,也会因此讨厌住在一间孤儿院之隔邻。所谓己所不欲,则勿施于人。这一点我以前一直没有这么认真思索过。   二、院中人数之多曾经几次阻塞渠道流通,使一二邻居的食水发生问题。   三、在威尔逊街我们没有适当的游玩场,目前所有小小的一...
  • 滕序

    765 2023-11-11 《荒原上》
    滕序 当我读完本书原稿时,心中涌出一句话:“这是一本流露生命的书”。在朴直无华的事实叙述中,我感受看一股生命的热力和爱力,沁入我的心灵里面。 我曾经多次接触过本书作者司务道教士,她本人像这一本书一样,放射着一种主同在的稀有感觉,我相信它是爱主、近主、喜乐、献身的综合产物。 香港的将军澳,在卅多年前是一个未垦区,称得上是一片荒原,但是在这一片荒土上,却...
  • 一八五七年

    一八五七年   十一月尾,我很意外的闻知我们的暖炉中的蒸气釜漏了,漏得大致不能就此渡过寒季。我们的暖炉有一只大的蒸气釜,火是放在这釜内的,提高房间温度的水管也是与这釜连起来的。暖气管也跟这机器连起来。本来这釜是备作整个冬天使用的了。若知道它破了,而不另换新的,却说在这事上信赖神,那并不是对神的信心,只不过是侮慢狂妄的态度罢了,那简直是虚伪的信心。   ...
  • 一八三七年

    一八三七年   十月廿一日。几个星期前,租了一间又大又廉的房子,作男孤儿院之用;可是附近的人为了业主把房子租作慈善事业之用,向他威胁,声明要打官司。我便立即放弃我们的一切权益,促使我如此做的是主的话:「你当尽你所能,与人和睦。」当我放弃这合约的时候,我绝对相信主会为我们另外预备地方。就在这事发生的早上,(十月五日),主又表示祂赞成我们的工作,使一位绝不富...
  • 第五章

    第五章 “知道祈祷的价值,它的宝贵超出任何时代之上,永不可,永不可忽略它!” ——波克其顿爵士 “祈祷是传道人所必备的第一个条件,第二个条件,第三个条件。那么,我亲爱的弟兄,祈祷吧!祈祷,祈祷,祈祷!” ——倍逊 祈祷,在传道人的生活中,书房中,讲台上,都必须是一显著的孕育一切的力量,也是能将色彩给予一切的一个因素。它决不可占次要的地位,不可成...
  • 开设第三间孤儿院的决定

    开设第三间孤儿院的决定   主已经大大降尊听了我的祷告,我认为祂赐给我的最特别恩赐之一正是在我与别人的属世需要上按祂的应许而行信心之事;现在这城中似乎大大需要一间收容七岁以上男童的孤儿院;没有这样的一所孤儿院我真不知怎样处理我们院中到达七岁的男童—- 这许多理由使我建议开设一间容纳四十个左右七岁以上的男孩子的孤儿院。但当中有三个困难,是一定要先除去我才可...
  • 第十一章 土目

    718 2023-11-07 《柏格理日记》
    第十一章 土目 当柏格理迁入山区的时候,他就接触到了那里中世纪式的封建制度。诺苏地主的统治,可谓该地域的一大特色,而无论在汉族还是其他少数民族的社会里,已经没有高高在上拥有如此权力的领主了。当汉族文明进入这个地区的时候,就设置了驻军的城市、任命了官员,但也保留了诺苏贵族自古以来的权力。他们承认中央政权的统治,可是由于他们在该地域内的特权,所谓中央统治是不...
  • 第四章 完全而永远的满足

    第四章 完全而永远的满足 我们的主耶稣基督自己告诉我们各人,如何能得到完全而永远的满足。请翻看约4:14节:“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 ”在这句话里有一首无比的乐曲。我记得我作孩童时,就是在我尚未想到要作一个基督徒之前,我曾屡次翻到这一节圣经,也再三地读它。这句话对我有极大的吸引力以致使我想到,我们的主几...
  • 第十三章 遭打

    691 2023-11-07 《柏格理日记》
    第十三章 遭打 遭打的偶然时间发生在距更大的村寨大坪子有一天路程的哈利米,大坪子位于昭通西北苗家山寨地区的中心地带。这个区域在永善县境内,该县的最西边,是城墙环绕的小小县城。 1907年 1月1日。本年度的一个好开头那。今天一大早,就收到一户苗族人家要我们去他们家吃饭的邀请,这家人曾经倔强地拒绝在任何事情上同我们发生联系。然而,首先是长女皈依了。为...
  • 第五章 成立了基督徒复兴协会

    690 2023-08-16 《卜维廉小传》
    第五章 成立了基督徒复兴协会 一八六五年,卜维廉和凯赛琳都已三十六岁,而膝下又有六个孩子,对一个不受任何宗派支持的传道人家来说,特别是服事在众多的贫困人当中,丰富的神并没有亏待卜维廉一家。靠主恩典,他们的生活总算没有问题。卜维廉并没有因着生活的需要,而背弃伦敦东区的贫贱居民。他对凯赛琳说,他觉得他应该付上一切代价,留在伦敦东区。凯赛琳沉默了一阵子,她知道...